联系热线
据目前发现,最早记载武夷茶内容的是唐人,他在唐元和年间(806-820年)《送茶与焦刑部》云:“晚甘侯十五人,遣待斋阁。此徒皆乘雷而摘,拜水而合。盍建阳丹山碧水之乡,月涧元龛之品,慎勿贱用之。”清代蒋衡上比拟人的笔法,为武夷茶之传,他在《晚甘侯传》中追述武夷茶史写道:“晚甘侯,如甘名如荠,字森伯,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乡。森伯之祖,尝与王肃善。”在蒋的文章里说明了森伯之祖,就得到当时善于饮茶的王肃喜爱,而王肃则系南朝齐尚书仆射(宰相助手)王焕之之子。由此可见,在公元四世纪左右武夷山人就开始栽种武夷茶,且品质不凡,能传入官宦之家。(这与茶于公元三世纪自浙江天台传入福建松溪、建溪也是相吻合的)。此时武夷茶制作茶饼。到了唐朝的贞元年间(公元785-804年)发展为蒸焙而研之(蒸青作饼成串,系纯自然茶)的研膏茶,随后制作蜡面茶(蒸青饼茶加香料,饰飞鹊喜庆类图案,初为方形后为饼状)。研膏、蜡面成为上层贵族馈赠佳品,唐光启年间(公元858-857)徐寅(进士)《谢尚书惠蜡而茶》诗中写道:“武夷春暖月初圆,采摘新牙献地仙。飞鹊印成香蜡片,啼猿溪走木兰船。金槽和碾为香末,冰碗轻含翠缕烟,分赠恩深知最异,晚铛宜煮北山泉。”
武夷茶:是指历代武夷山茶叶的一个总称。
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极为兴盛的历史时期,饮茶风气极盛。茶圣陆羽曰:“建洲所产之茶—其味极佳。《茶经·八之出》当时的建洲(辖武夷山)所制之茶为团茶,即采后洗净,蒸熟,捣烂,晾干。。。。所以叫团茶。 饮武夷茶前要经过炭火炙烤,放入容器内捣碎,再经碾末,再经筛罗,然后将细末投放入鼎锅中煮沸,,有的还加以,姜,葱,枣,橘皮,薄荷等。捞去沫与渣,后饮之,既暑去寒,又可解渴充饥。如今的武夷山“擂茶”还沿习了这种煮茶之法。 唐代-徐夤《伤书惠蜡面茶》曰:“武夷春暖月初圆,采摘鲜雅献地仙。金槽和碾沉香末,冰碗轻涵翠缕烟。”讲的是武夷茶煮茶程序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