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热线
天下名山,必产灵草。
武夷山不但产茶历史悠久,而且还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。其演化渐进的历史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。
武夷茶大致的发展演化阶段是:
汉代已有传说。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00年“祀武夷君用干鱼”,以安抚闽越族人。当武帝得武夷茶,饮后大加赞赏,誉之“真乃清白之士也”“殊令人爱”……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。大文学家苏东坡据此撰写了散文《叶嘉传》。苏先生把武夷茶拟人化叶嘉,意为叶子嘉美。文曰:“叶嘉,闽人也,曾祖茂先,养高不仕,好游名山,至武夷,悦之,遂家焉”。文中对叶嘉的长地、气质、形态、色泽及受武帝赞赏等进行有声有色的描绘、刻画。
唐代已见记载。唐时的武夷已被朝廷封为“名山大川”,。武夷茶随之也行被视为珍品。职方员外郎孙樵(855年登进第)在送茶给上司的附札中,将之拟为“晚甘侯”,称“请雷而摘,拜水而和”的“月涧云龛之品”,并再三嘱咐“慎勿贱用之”。唐乾宁(894-897)进士、正字徐夤得惠武夷茶时,深感“分赠恩深知最异”,特作《尚书惠蜡面茶》诗,以表谢意。此当是唐代武夷山、乃直福建的最早茶诗。
宋代处于兴盛。宋代的武夷山为朝廷重视,数度到此投放青龙玉简、派员提举武夷宫,到此游历、隐居的文人骚客日多,特别是南渡后,更是纷至沓来。随之游山品茗、斗茶赏艺已成雅事。理学家朱熹别出心裁在溪石上凿灶煮茶,幷吟诗记趣。如今仙翁所遗石灶尤在,宛如有茶香细袅。宋时山中还兴斗茶、分茶游艺。大文学家范仲淹的《和章岷从事斗茶歌》,把当时武夷山的斗茶情景描绘的激越人心: “胜若登仙不可攀,输同降将无穷耻”。此当是茶史上记录斗茶最完整的一首长诗。
元代正式成为贡品。元大德六年(1302年),朝廷诏令在四曲南畔兴建恢宏的御茶园,专制龙团凤饼充贡。具有传奇色彩的《喊山》仪式便始于此间。
明代制茶工艺大加改进。随着朱元璋颁“罢龙团,改制散茶”的诏令,武夷山也开始更改工艺,散茶随之而出,大大简化了茶叶制做工序和降低了成本,促进了茶叶生产,改变了“景泰年间茶久荒”(释超全诗)的衰败局面。明后期崇安令招黄山僧传松罗炒青绿茶之术,由于学不得法,加上产量巨增,因此,所制松罗“经旬日,仍赤紫如故”。赤紫乃发酵茶之端倪,此即是红茶,起源于武夷山。
清初研制出乌龙茶。乌龙茶亦称青茶,在武夷山特称岩茶。制作工艺始于武夷山,有据可考。首先是浙江钱塘布衣文人王草堂(名复礼),于清康熙四十七年(1708年)应请来武夷山,修撰山志,17年后终老于此。他修志之中所作《茶说》中制茶工艺,与尔后、(1717-1720)在崇安为令的陆廷灿,将《茶说》编入其茶书《续茶经》。原全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程启坤说:“现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乌龙茶传统工艺特点”,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挥毫直书“乌龙茶故乡武夷山”,赠武夷茶人。
武夷岩茶由于生长环境独特,加之制作工艺繁复独到,不但兼绿茶之清香、红茶之甘醇,而且独具“岩骨花香”,深为闽南富人及有闲之士青睐。此后,武夷茶种、制做工艺也南传,直达台湾。今时广东汕头茶人郭马风也考证说:“功夫茶源于武夷山”。
民有所好,物即有市,营之有商。清代、民国间,武夷茶先是山西晋商北运至内蒙、俄罗斯;后来经营茶者为漳泉、潮汕、广州三邦。北闽收茶,沿海行销,或外运出国,供华侨所需,因此岩茶又有“侨销茶”雅名。红茶则销到欧洲。
民国期間武夷山成为茶叶科研基地。民国中后期一批茶界专家及志于茶叶人士,不顾此地“红白拉锯”之危险,和日寇封锁、岩茶销路阻断的困境,负笈提囊、翻山越岭来到日寇铁蹄未及的武夷山,先后有张天福、吴觉农、王泽农、庄晚芳等,十多年苦心经营“示范茶场”、筹办“茶叶研究所”,致力中华茶事。近水楼台之武夷茶叶得皓月之光,不仅产量得以恢复,而且佳品奥秘也得以揭示。
改革开放后的崛起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岩茶生产得到恢复。改革开放后,岩茶进一步大发展,面积、产量逐年增加,大红袍无性繁育成功,已大批量上市,武夷岩茶又焕发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