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热线
武夷岩茶 产于武夷山,山多岩石,茶树生长在岩缝中,岩岩有茶,故称“武夷岩茶”。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,带扭曲条形,俗称“蜻蜓头”;叶背起蛙皮状砂粒,俗称“蛤蟆背”。色泽油润带宝光。内质香气馥郁隽永,具有特殊的“岩韵”。滋味醇厚回甘,润滑爽口,汤色橙黄,清澈艳丽。叶底柔软匀亮,边缘朱红或起红点,中央叶肉浅黄绿色,叶脉浅黄色,耐泡五次以上。岩茶多数以茶树品种的名称命名。用水仙品种制成的为“武夷水仙”,以菜茶或其他品种采制的称为“武夷奇种”。在正岩中如天心、慧苑、竹窠、兰谷、水濂洞等岩中选择优良茶树单独采制成的岩茶称为“单枞”,品质在奇种之上,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称为“名丛”,如“大红袍”、“铁罗汉”、“白鸡冠”、“水金龟”称四大名丛。武夷肉桂是八十年代选育推广的品种,以香气辛锐浓长似桂皮香而突出。
武夷岩茶审评基本方法
【干评】
外形以条索、色泽为主,结合嗅干香。条索看松紧、轻重、状瘦、挺直、卷曲等。色泽以以砂绿或间密黄油润为好,以枯褐、灰褐无光为差。干香则嗅其有无杂味、高火味等。
【湿评】
湿评以香气、滋味为主,结合汤色、叶底。冲泡前,先用开水将杯盏烫热。称取样茶5克,放入容量110 ml的审评杯,然后冲泡,冲泡时,由于有泡沫泛起,冲满后应用杯盖将泡沫刮去,杯盖用开水洗净再盖上。第一次冲泡2分钟即可嗅香气;第二泡冲泡3分钟后嗅香气;第三泡则5分钟后嗅香气。每次嗅香时间最好控制在1分钟内。每次嗅香后,再倒出茶汤,看汤色,尝滋味。
嗅香气:主要嗅杯盖香气,在每泡次的规定时间后拿起杯盖,靠近鼻子,嗅杯中随水汽蒸发出来的香气,第一泡嗅香气的高低,是否有异气;第二泡辩别香气类型、粗细;第三泡嗅香气的持久程度。
看汤色:以第一泡为主,以金黄、橙黄、橙红明亮为好,视品种和加工方法而异。
尝滋味:滋味有浓淡、醇苦、爽涩之分,以第二泡为主,兼顾前后,特别是初学者,第一泡滋味浓,不易辨别。茶汤入口剌激性强、稍苦回甘爽,为浓;茶汤入口苦,出口后也苦而且味感在舌心,为涩。
叶底:叶底应放入装有清水的叶底碗中,看嫩度,厚薄、色泽和发酵程度。
乌龙茶对品质要求着重香气和滋味,且重视耐泡次数。由于乌龙茶品质类别多,又重视品种特征,审评比较复杂,只有勤学多练,经常审评,才能提高鉴别能力,提高审评技术。
武夷岩茶茶用评茶术语
【干茶形状评语】
蜻蜓头:茶条肥壮,叶端卷曲,紧结似蜻蜓头。
螺钉形:茶条拳曲如螺钉状,紧结、重实。
壮结:茶条壮实而紧结。
扭曲:叶端折皱重叠的条条。
【干茶色泽评语】
砂绿:色似蛙皮绿而有光泽,优质青茶的色泽。
青褐:色泽青褐带灰光,又称宝光。
鳝皮色:砂绿蜜黄似鳝鱼皮色。
蛤蟆背色: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。
乌润:乌黑而有光泽。
三节色:茶条尾部呈砂绿色,中部呈乌色,头部淡红色,故称三节色。
枯燥:干枯无光泽。按叶色深浅程度不同有乌燥、揭燥之分。
【汤色评语】
金黄:茶汤清澈,以黄为主带有橙色。
橙黄:黄中微带红,似橙色或橘黄色。
橙红:橙黄泛红,清澈明亮。
清黄:茶汤黄而清澈。
红汤:浅红色或暗红色,常见于陈茶或供焙过头的茶。
【香气评语】
岩韵:指在香味方面具有特殊品种香味特征。为武夷岩茶特有。
浓郁:带有浓郁持久的特殊花果香,称为浓郁。
馥郁:比浓郁香气更雅的,称为馥郁。
浓烈:香气虽高长,但不及“浓郁”或“馥浓郁”。
清高:香气清长,但不浓郁。
清香:清纯柔和,香气欠高但很幽雅。
甜香:香气高而具有甜感。
闷火、郁火:青茶烘焙后,未适当摊凉而形成的一种令人不快的火功气味。
猛火、急火:烘焙温度过高或过猛的火候所产生的不良火气。
【滋味评语】
浓厚:味浓而不涩,浓醇适口,回味清甘。
鲜醇:入口有清鲜醇厚感,过喉甘爽。
醇厚:浓纯可口,回味略甜。
醇和:味清爽带甜,鲜味不足,无粗杂味。
粗浓:味粗而浓,人口有粗糙辣舌之感。
青涩:涩味且带有生青味。
【叶底评语】
柔软、软亮:叶质柔软称为“柔软”,叶色发亮有光泽称为“软亮”。
绿叶红镶边:做青适度,叶缘珠红明亮,中央浅黄绿色或青色透明。
青张:无红边的青色叶片。
暗张、死张:叶张发红,夹杂暗红叶片的为“暗张”,夹杂死红叶片的为“死张”。
在微信中:通讯录 => 订阅号=> 查找公众号 => 搜索输入:夷宝斋(或wysybz)即可关注到了,或者直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,谢谢。